相信奇蹟 The Miracle of the Cards (2001)

導演: Mark Griffiths
主演: 湯瑪斯布羅迪桑斯特 / Catherine Oxenberg / Richard Thomas
製片國家: Canada / USA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1-11-10
IMDb: tt0292109

標語:01)見證信仰的力量。
標語:02)全世界的祈禱能創造奇蹟嗎?

《相信奇蹟》是根據瑪麗安·謝爾戈爾德和她的兒子英國年輕人克雷格·謝爾戈爾德 (托馬斯·桑斯特飾) (一個患有腦瘤的八歲英國男孩)的真實故事改編的。一系列事件讓瑪麗安相信,上帝正在引導她治愈克雷格,而他收到的康復卡有能力讓他活下去,因此她發起了一項全球性活動,以打破收到最多康復卡的吉尼斯紀錄。

當時,世界紀錄似乎不可能達到 1,000,265 張,但克雷格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 3.5 億張卡片。瑪莉安不顧醫生的建議,帶著其中一張卡片前往美國,希望克雷格能奇蹟似地康復。

成長的煩惱——柯克·卡梅隆

最近看了一本柯克·卡梅隆的自傳——仍然在成長,發現原來從小看到大帶給我們歡樂的電視演員也是基督徒,而且查了下才發現原來他為主做了如此多的事工,介於很多人不了解他,於是在這整理了下中文版。書中因為大陸的審核體制所以對於信仰提及不多,特別是教會學校,在家教育沒有提及,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篇最後會總結下他們以基督為中心的家庭生活狀況。

網站:kirkcameron.com

柯克·托馬斯·卡梅隆(Kirk Thomas Cameron,1970 年 10 月 12 日出生)是一位美國演員、作家、福音傳道者、電視節目主持人、紀錄片製作人和製片人。他第一次出名是作為美國廣播公司情景喜劇《成長的煩惱》(1985-1992 年)中邁克·西弗的角色,他憑藉這個角色獲得兩項金球獎提名。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卡麥隆也出演多部電視和電影,包括電影《有其父必有其子》(1987 年)和《聽我說》(1989 年)。 21 世紀初,他在《末日迷蹤》系列電影中飾演卡梅倫「巴克」威廉斯 (Cameron “Buck” Williams),並在劇情片《消防員》 (2008) 中飾演加勒布霍爾特 (Caleb Holt)。他 2014 年拍攝的電影《拯救聖誕節》遭到評論家的嚴厲批評,並在上映一個月內進入IMDb最差 100 部電影榜單,一些評論家甚至將其列為有史以來最糟糕的電影之一。此後,他製作了包括《生命印記》(2022 年)在內的電影,該片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2022 年,他寫了一本基於信仰的兒童讀物《隨著你成長》。隔年,在全國各地的巡迴售書活動中,他在圖書館朗讀了這本書,這次巡迴售書活動參與人數眾多。

卡梅倫是一名福音派基督徒,他與雷·康福特合作開展福音事工“大師之路” ,並與他的妻子、女演員切爾西·諾布爾共同創立了螢火蟲基金會。

卡梅隆出生於洛杉磯聖費爾南多谷地區的全景城。他是四個孩子中的老大,父母是芭芭拉·卡梅倫(娘家姓鮑史密斯),羅伯特·卡梅倫是一名退休教師。他的三位姊妹分別是布麗姬、梅莉莎和同為演員的坎蒂絲。坎蒂絲在電視情境喜劇《歡樂滿屋》中飾演 DJ 坦納。在拍攝《成長的煩惱》期間,卡麥隆沒有去有很多學生的公立或私立學校上學。不過,他在拍攝間隙去查茨沃斯高中聽了一些課,並於 1988 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卡梅倫十幾歲時是一名無神論者。 18歲時,正值他因演出《成長的煩惱》而達到事業的巔峰時期,他成為了一名重生的基督徒。

1980年代至1990年

1987 年, 卡梅倫與總統羅納德·雷根
卡麥隆九歲開始演戲,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拍攝早餐麥片的廣告。他第一次擔任主角是在13歲時的電視連續劇《兩次婚姻》。在這個年齡,他出演了多部電視劇和電影。 1985 年,他因在美國廣播公司 (ABC) 電視情景喜劇 《成長的煩惱》中飾演邁克·西弗 (Mike Seaver) 而聲名鵲起。在劇中,麥克最終會有一位女友,名叫凱特·麥克唐納(Kate MacDonald),由切爾西·諾布爾(Chelsea Noble)飾演,她是卡梅隆未來的妻子。卡麥隆憑藉該角色獲得兩項金球獎提名,隨後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成為青少年萬人迷,同時登上多家青少年雜誌的封面,包括《Tiger Beat》、《Teen Beat》、《16》等。當時,他每週的收入為 5 萬美元。在第 24 屆超級盃比賽期間,他還出演了百事可樂的60 秒廣告。卡麥隆還客串主演了 1988 年的《歡樂滿屋》一集“Just One of the Guys”,扮演DJ Tanner的表哥史蒂夫,這個角色由卡梅隆的妹妹坎迪斯扮演。

卡麥隆出席1989 年 艾美獎頒獎典禮
卡麥隆後來主演了許多電影,包括1987年的《如父如子》(與達德利·摩爾合作的一部身體交換喜劇),該片獲得了票房成功。他的下一部電影,1989 年的《聽我說》,票房表現不佳。1992 年《成長的煩惱》結束後,卡麥隆繼續主演了WB情境喜劇《柯克》,該劇於 1995 年首播,兩年後結束。在《柯克》中,卡麥隆飾演柯克哈特曼,一個必須撫養弟弟妹妹的 24 歲年輕人。卡麥隆和諾布爾也曾一起合作拍攝《柯克的秘密》。

1990 年左右,卡梅倫與妻子諾布爾創立了螢火蟲基金會,該基金會經營螢火蟲營,這是一個夏令營,為身患絕症的兒童及其家人提供一周的免費假期。

2000年代
卡麥隆基本上離開了主流電影和電視圈,不過在《成長的煩惱》結束十年後,他在 2000 年主演了電視重聚電影《成長的煩惱大電影》 ,並在 2004 年主演了另一部電視重聚電影《成長的煩惱:西弗斯一家的歸來》。 卡麥隆與《成長的煩惱》的演員們重聚,接受了CNN 的 拉里·金現場採訪,該採訪於 2006 年 2 月 7 日播出,與華納兄弟發行《成長的煩惱》第一季完整DVD 同期。除此之外,卡麥隆也常拍攝基督教主題的作品,包括《狂喜》之後的電影:《末日迷蹤:電影版》;末日迷蹤2:苦難之力;以及《末日迷蹤:戰爭世界》,他在其中飾演卡梅倫「巴克」威廉斯。卡麥隆的妻子諾布爾也出演了該系列電影,飾演哈蒂達勒姆。卡麥隆曾與製作基督教主題電影的公司Cloud Ten Pictures合作,並主演了多部電影,包括《紙牌奇蹟》。他也出演了 2008 年的劇情片《消防員》,該片由舍伍德影業公司製作。該片製作成本為 50 萬美元,卡麥隆擔任主演,飾演卡萊布霍特上尉。雖然是一部低成本電影,但該片票房收入達到 33,415,129 美元,取得了票房成功。這是2008 年票房最高的獨立電影。

卡麥隆在自傳中提到,他曾拒絕一部電視劇,因為他表示,他不願意花比陪伴自己真正的妻子和孩子更多的時間,而是選擇出演或製作電影和電視節目,這些節目的內容與他的信仰價值觀相符。他也在全國各地舉辦婚姻與家庭研討會和演講。

2010年代
2012年,卡麥隆擔任紀錄片《紀念碑:尋找美國國寶》的解說員和主持人。 2012 年 3 月 27 日, 《紀念碑》上映首日票房收入為 28,340 美元。該片上映至2012年5月20日,總票房收入123萬美元。2012 年 4 月 11 日,卡梅倫在印第安納衛斯理大學舉行的儀式上發表了講話,被授予榮譽,並被選入該校的世界變革者協會。

2013 年,卡麥隆宣布他將擔任電影《危情時速》的主持人,該電影定於 2013 年 9 月 24 日首映。該電影的預告片在Facebook上被封鎖,卡麥隆猜測這是因為該電影的宗教內容。Facebook 隨後取消了封鎖,稱這是由於自動化系統和先前在同一網址註冊的垃圾網站的錯誤造成的。

卡麥隆主演並製作了 2014 年的家庭電影《仁慈規則》 ,他在片中扮演一位父親,他試圖從遊說者手中拯救自己的小生意,同時支持夢想成為少年棒球聯盟投手的兒子。卡麥隆現實生活中的妻子在電影中扮演他的妻子,該片以錄影帶直接發行和數位下載兩種方式發行。同樣在2014年,卡麥隆主演了基督教主題的喜劇電影《拯救聖誕節》。本片遭到評論家的嚴厲批評,並榮獲 2014 年金莓獎最差影片獎和最差劇本獎。卡麥隆也以「他的自負」獲得了最差男主角獎和最糟糕銀幕組合獎。 卡麥隆主演了自由大學學生於 2017 年製作的電影《非凡》。這是第一部在全國上映的這類電影,於 2017 年 9 月上映一晚。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參加馬拉鬆比賽的自由大學教授的夢想,他的跨國長途跋涉讓他的身體和婚姻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2017 年 8 月,卡梅倫和諾布爾創建了線上婚姻課程《家庭之心:六週打造更幸福的家和更健康的家庭》。

在 2018 年的紀錄片《連結》中,卡梅倫幫助父母了解包括社群媒體在內的科技對孩子造成的危害。2019 年,他出演了Netflix影集《歡樂再滿屋》的續集《歡樂再滿屋》的一集。

2020年代
2021 年,卡麥隆開始主持 TBN 節目《與柯克·卡麥隆一起外帶》。他訪問了許多知名嘉賓,討論基督徒面臨的迫切問題,目的是找到基督徒日常生活中可以藉鑑的經驗。

2022 年,卡麥隆主演了商業上成功的反墮胎電影《生命標記》。卡麥隆飾演吉米·科爾頓,大衛·科爾頓的養父。同年,卡梅倫寫了一本基於信仰的兒童讀物《隨著你成長》,由勇敢圖書出版,講述了一棵樹的成長歷程,並分享了“生命各個季節的聖經智慧”。第二年,卡梅倫開始了全國性的巡迴售書活動,在許多圖書館向經常擠滿人的人群朗讀他的新書。

卡麥隆在自傳中表示,皈依基督教新教後,他覺得劇中的一些場景與他新發現的信仰相悖,不適合該劇的目標觀眾——家庭觀眾。其中有一幕是未婚的麥克·西弗和一個女孩同床共枕,早上他對她說:「你叫什麼名字?」出於這些原因,他開始堅持要求編輯這類故事情節,刪除他認為令人反感的部分。

系列結束後,卡麥隆沒有與之前的聯合主演保持聯繫。卡麥隆表示,這並不是因為他對之前的任何演員懷有敵意,而是他和妻子想要遠離娛樂圈,開始新生活,正如他所說的那樣,「離開他過去七年來一直待在的馬戲團」。

2000年, 《成長的煩惱》電影版首映,全體主要演員重聚。在首播之前,卡麥隆描述了自己在劇集製作期間皈依宗教信仰後與劇組同事關係發生的變化,對此他感到遺憾。他說:「我確實做了一個180度大轉變,轉向了生活的另一個方面。我把注意力從100%放在這部劇上,轉移到100%放在我的新生活上,對這部劇——甚至對這部劇中結下的友誼——都完全沒有投入。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想我可以做出一些不那麼無意中中跟他們的決定——比如他們想參加婚禮演員的決定我只想參加我的婚禮演員 ”

在 2011 年《早安美國》節目中,《成長的煩惱》演員重聚,飾演卡梅隆父親的艾倫錫克說,「對很多人來說,柯克的選擇似乎有些極端,但當你考慮到孩子們在他所承受的壓力下可能做出的所有選擇時,還有什麼比選擇宗教精神生活更好的選擇呢?」

卡麥隆皈依基督教後,還承諾在銀幕上除了妻子之外不親吻任何人。出於這個原因,他在電影《消防員》中的一個場景中用現實生活中的妻子代替了他飾演的角色 Caleb Holt 親吻妻子 Catherine 的場景,而 Catherine 在電影中由Erin Bethea飾演。為了掩蓋這一事實,該場景以剪影形式拍攝。

卡麥隆與同為福音傳道者雷康福特(Ray Comfort)合作,透過他們創立的事工「大師之路」[ 69 ]以及卡梅倫共同主持的同名電視節目,教授傳教方法。該節目連續兩年榮獲全國宗教廣播電台最佳節目獎。 該電台也曾播出一檔名為《大師之道》的廣播節目,由脫口秀主持人托德·弗里爾主持。該廣播節目後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弗里爾主持的《可憐電台》 。

2007 年 5 月 5 日,卡梅倫和康福特參加了在曼哈頓加略山浸信會舉行的電視辯論,與無神論者布萊恩·薩皮恩特和理性反應小組的凱利·奧康納進行辯論。辯論由美國廣播公司的馬丁·巴希爾主持,部分內容在《夜線》節目中播出。爭論的焦點是上帝的存在,康福特在傳道生涯中多次表示,他可以用科學來證明上帝的存在,而不需要依賴信仰或《聖經》。然而,他從未對辯論本身做出這一限制,正如《基督郵報》後來在有關辯論的文章最後所做的更正所澄清的那樣。觀眾中既有神論者,也有無神論者。討論的要點包括無神論和進化論。雖然薩皮恩特在辯論中辯稱,康福特談論《十誡》違反了規則,但卡梅倫後來在《大師之路》廣播節目中表示,辯論規則並沒有說永遠不能引用《聖經》,而是康福特只要提出一個不引用《聖經》或信仰的論點即可。在辯論中,卡梅倫提到沒有鱷魚鴨來反駁進化論,這一說法隨後演變成一個表情包,用來強調人們對進化論的誤解。

2009年11月,卡麥隆等人在美國大學校園免費發放達爾文《物種起源》的修訂版。這本書由達爾文的正文組成,刪除了書中的一些章節,並添加了康福特的引言,重申了關於達爾文和進化論的常見創造論斷。這本書受到了科學家和達爾文傳記作者的批評,他們批評該書省略了關鍵章節,並表示書中的引言包含有關達爾文的錯誤信息,以及長期以來被駁斥的神創論者關於進化科學的論點,例如將納粹種族理論與達爾文主義思想聯繫起來。康福特後來表示,這 4 章是隨機選擇省略的,目的是讓書本足夠小,可以作為免費贈送,缺少的章節可以下載;但缺少的章節都包含在第二版中,因為第二版的字號較小,可以作為免費贈送,印刷整本書的價格也比較便宜。第二版仍然缺少達爾文的序言和術語表。美國國家科學教育中心組織了一項活動,在全美各大學分發對康福特引言的分析和一張香蕉書籤,引用康福特關於香蕉作為上帝存在的證據的論述。

政治觀點

LGBT權利
2012 年 3 月 2 日,卡梅倫在CNN的《皮爾斯摩根今夜秀》節目中被問及同性戀問題時表示,同性戀「不自然,有害,最終會摧毀文明的許多基礎」。卡梅倫的言論受到了同性戀者反誹謗聯盟的批評,並激起了同性戀權利活動家和好萊塢名人的強烈反應,其中包括羅珊娜·巴爾、克雷格·費格森、傑西·泰勒·費格森,以及《成長的煩惱》的聯合主演特蕾西·戈爾德和艾倫·錫克。皮爾斯·摩根表示,卡梅倫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無論他的觀念多麼過時」。然而,他收到了支持者發來的「數千封電子郵件和評論」。羅西·奧唐納邀請他在她的脫口秀節目中討論他的觀點,但他拒絕了,並建議舉行私人晚餐,親自討論這個話題。

唐納川普
卡梅倫是一位直言不諱的社會保守派。他在2016 年總統大選中支持唐納德·川普,並表示:「基督教原則和基督教的敵人顯然存在,但我不認為川普是其中之一。」

新冠肺炎
2020 年,卡梅倫表示,上帝可能會利用COVID-19之類的事物來實現他的旨意,並且他對 COVID-19 的起源有所懷疑(但沒有具體說明是什麼)。他也反對將去教堂和大家庭的感恩節慶祝活動指定為非必要的,這是一項為減緩COVID-19 疫情蔓延而採取的措施,他說:「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正在敲我們的大門 […] 披著公共衛生和社會正義的外衣。」

2020 年 12 月,COVID-19 感染人數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包括南加州在內的醫院不堪重負,卡梅倫組織了至少兩次數十人參加的集會,不戴口罩唱聖誕頌歌,抗議為抗擊第二波疫情而加強的限制措施。這些活動都是合法的,在戶外舉行,地點包括文圖拉縣的購物中心停車場。文圖拉縣屬於南加州地區,由於重症監護室容量不足,該州下達了居家令。洛杉磯縣公共衛生局局長芭芭拉費雷爾譴責卡梅倫舉行大型集會的決定「非常不負責任,非常危險」。 卡梅倫回應對此的批評時表示,新冠疫情封鎖造成的心理傷害可能比冠狀病毒本身更嚴重。儘管州參議員亨利·斯特恩要求卡梅倫待在家裡,但他還是在馬里布舉辦了一場戶外不戴口罩的跨年活動。

個人生活

1991年7月21日,卡麥隆與妻子、《成長的煩惱》明星切爾西·諾布爾在紐約州奇克托瓦加的基督信徒進教之佑聖母教堂結婚。他們有六個孩子:四個領養的,兩個親生的。 2024年,卡梅倫帶著家人從加州搬到了田納西州。

電影

電視機

標題角色筆記
1981巨人在等待利亞姆電視電影
布雷特·馬維里克男孩#1劇集:《懶惰的王牌》(第 1 部分和第 2 部分)
1982巫山以外男生電視電影
赫比,愛情蟲年輕的孩子劇集:《媒人赫比》
盧·格蘭特喬伊劇集:《受害者》
1983星空飛行:無法降落的飛機蓋瑞電視電影
兩次婚姻埃里克·阿姆斯特朗劇集:《相對論》
ABC課後特輯威利
·傑夫
影集:《創造奇蹟的女人》和
《安德里亞的故事:搭便車的悲劇》
1984不僅僅是謀殺鮑比電視電影
交火中的兒童米奇·錢德勒
1985–1992成長的煩惱麥克·西弗167集
1988客滿表妹史蒂夫影集:《只是其中一個人》
1990回到未來三部曲的秘密本人(主持人)幕後花絮
1991一小片天堂威爾·盧米斯電視電影
1994星光閃耀跑者
1995電腦穿網球鞋德克斯特·萊利
1995–1996考克柯克·哈特曼31集
1998你真幸運傑克摩根電視電影
2000《成長的煩惱》電影麥克·西弗
2001天使般的觸動查克·帕克劇集:《生日禮物》
紙牌奇蹟喬希電視電影
2002家庭法米切爾·斯塔克劇集:《血與水》
2003–2013讚美主嘉賓主持再次發生的
2003年至今大師之道本人(主持人)
2004成長的煩惱:西弗斯的回歸麥克·西弗電視電影
2019與柯克·卡麥隆一對一他自己
歡樂再滿屋
2021年至今柯克·卡梅隆的收穫本人(主持人)基督教脫口秀
2024與伊吉和柯克先生的冒險群眾募資電視節目

電影

標題角色筆記
1986最好的時光泰迪
1987有其父必有其子克里斯哈蒙德 / 傑克哈蒙德博士
1988直奔你他自己酒精/藥物指導影片
1989聽我說塔克·穆爾唐尼
1990威利斯麥克·西弗
1998耶穌誕生柯克叔叔直接視頻
2001末日迷蹤:電影版巴克威廉斯
2002末日迷蹤2:苦難之力
2005末日迷蹤:戰爭世界
2008防火卡萊布·霍爾特
2012紀念碑:尋找美國國寶他自己記錄;也是製片人
2013勢不可擋記錄
2014仁慈法則約翰·米勒直接影片和數位下載
拯救聖誕節考克限量影院上映
2017非凡的巴里
2018連接他自己
2022家庭學校的覺醒紀錄片,兩晚戲院上映
生命標記吉米·斯科頓透過Fathom Events分發

獎項和提名

協會類別工作結果參考。
1985青年藝術家獎日間或夜間劇最佳年輕男配角兩次婚姻提名
1986最佳新電視劇主演年輕男演員成長的煩惱韓元
1987電視喜劇或劇情類影集主演年輕演員的傑出表演
最佳年輕電視男明星
土星獎最佳年輕男演員有其父必有其子
金球獎最佳男配角-電視劇、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成長的煩惱提名
1988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年輕電視演員韓元
1989青年藝術家獎最佳年輕男演員聽我說提名
金球獎最佳男配角-電視劇、迷你影集或電視電影成長的煩惱
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年輕電視演員韓元
1990兒童選擇獎最喜歡的電視演員成長的煩惱
1991提名
2012印第安納衛斯理大學世界改變者協會韓元
2015金酸莓獎最糟男演員拯救聖誕節
最差銀幕組合 (與“他的自尊心”共享)
2024愛國者獎狐族文化戰士獎韓元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rk_Cameron

以下是這個家庭的現狀:

柯克·卡梅隆(Kirk Cameron)和妻子切尔西·诺布尔(Chelsea Noble)育有六个孩子,其中四个是收养的,两个是亲生的。以下是他们孩子的最新情况:

👨‍👩‍👧‍👦 家庭成员概览

  1. 杰克·卡梅隆(Jack Cameron)
    1996年出生,是家中长子。他是一位摄影师和音乐人,曾在父亲的信仰制作公司 CamFam Studios 工作,并担任《The Campfire》系列的导演和剪辑。他还曾在 Focus on the Family 担任数字内容制作人,并以“Gntl Gynt”的艺名发布音乐作品。2019年,他与凯莉·康沃尔(Kaylee Cornwall)结婚。
  2. 伊莎贝拉·卡梅隆(Isabella Cameron)
    1998年出生,昵称“贝拉”(Bella)。她是一名空乘人员,现居波士顿,为美国航空公司工作。她热爱唱歌和旅行,曾在2020年结婚,但目前已恢复单身状态。
  3. 安娜·卡梅隆·鲍尔(Ahna Cameron Bower)
    1999年出生,曾参与柬埔寨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医疗志愿服务。她目前居住在丹佛,并从事兼职模特工作。2021年,她与奥斯汀·鲍尔(Austin Bower)结婚,并于2024年7月迎来了他们的女儿玛雅·珍妮·诺布尔·鲍尔(Maya Jeanne Noble Bower),使柯克和切尔西成为祖父母。
  4. 卢克·卡梅隆(Luke Cameron)
    2000年出生,曾就读于田纳西州克利夫兰的李大学(Lee University),后转为在线学习,并搬到纳什维尔。他共同创立了非营利组织“Together As One”,旨在降低收养家庭的成本。他热爱户外活动,如冲浪、高尔夫、滑板和篮球。
  5. 奥利维亚·卡梅隆(Olivia Cameron)
    2001年出生,是柯克和切尔西的第一个亲生孩子。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擅长诗歌、写作和绘画。高中毕业后,她曾在意大利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艺术学习,并热衷于旅行和自然摄影。
  6.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2003年出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热爱户外活动,如钓鱼和狩猎,并曾在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生活,担任飞蝇钓向导。他也是一位音乐人和摄影师,专注于自然和动物摄影。

🏡 家庭生活与信仰

柯克和切尔西一直强调家庭和信仰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们在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环境中成长,追求各自的兴趣和事业。​他们的家庭被称为“CamFam”,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才多艺的大家庭。

你如果有興趣,就更仔細、深入地介紹一下柯克·卡梅隆(Kirk Cameron)六個孩子的更多細節,包括他們的性格特點、成長背景、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他們與父母之間特別溫暖的小故事。🌟


🌱 1. 傑克·卡梅隆(Jack Cameron)

  • 出生年份:1996
  • 收養:是收養的孩子之一。
  • 性格特點:溫文儒雅,藝術氣息濃厚。
  • 興趣與工作
    • 熱愛攝影與影片剪輯,從小就跟著父親學拍攝、剪輯。
    • 成立了自己的小型製作公司,專門拍信仰主題的影片。
    • 音樂創作人,發行過多首溫暖系民謠歌曲。
  • 家庭生活
    • 和妻子凱莉的婚姻非常幸福,兩人也經常一起在網上分享生活點滴,比如探訪自然公園、短途旅行等。

📷 小故事

柯克曾在一個訪談中說,傑克是家裡的“紀錄者”,從小就拿著攝影機記錄家人的生活。他的第一部短片就是以「我們家的聖誕節」為主題。


🌸 2. 伊莎貝拉·卡梅隆(Isabella “Bella” Cameron)

  • 出生年份:1998
  • 收養:是收養的孩子之一。
  • 性格特點:開朗、活潑,很有親和力。
  • 興趣與工作
    • 目前是美國航空公司的空服員,常常穿梭於美國各大城市。
    • 喜歡旅行、唱歌,有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的旅行日常。
  • 感情狀態
    • 曾經短暫結婚,但後來和平分手,目前單身,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 小故事

柯克在一次訪談提到,伊莎貝拉小時候特別害怕飛機,結果長大竟然成了空服員,家裡人都笑說這是一種「神奇的成長」。


🌼 3. 安娜·卡梅隆·鮑爾(Ahna Cameron Bower)

  • 出生年份:1999
  • 收養:是收養的孩子之一。
  • 性格特點:溫柔、具有強烈的同理心。
  • 興趣與工作
    • 志工經驗豐富,參加過柬埔寨、海地等地的醫療援助活動。
    • 兼職模特兒,喜歡健康生活、健身與旅行。
  • 家庭生活
    • 2021年嫁給了奧斯汀·鮑爾(Austin Bower),育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瑪雅(Maya)。
    • 成為卡梅隆夫婦的第一個孫女,讓柯克激動得差點哭出來。

👶 小故事

安娜生產那天,柯克與切爾西特別在家裡設了一個小型家庭聚會直播,一家人透過視訊連線見證了新生命的誕生!


🌊 4. 盧克·卡梅隆(Luke Cameron)

  • 出生年份:2000
  • 收養:是收養的孩子之一。
  • 性格特點:運動健將、熱愛冒險。
  • 興趣與工作
    • 熱愛戶外運動,特別是衝浪、攀岩、滑板。
    • 和朋友一起創立了非營利組織「Together As One」,幫助有經濟困難的收養家庭。
  • 信仰生活
    • 盧克對信仰也非常虔誠,曾經自己組織青少年查經班。

🏄 小故事

柯克曾說,盧克是家裡最愛“搞怪”的小子,經常在海邊露營時半夜跑去嚇哥哥姐姐,讓家裡充滿笑聲。


🎨 5. 奧莉維亞·卡梅隆(Olivia Cameron)

  • 出生年份:2001
  • 親生孩子
  • 性格特點:安靜內向,但藝術天分極高。
  • 興趣與工作
    • 擅長繪畫、寫詩,也喜歡攝影。
    • 高中畢業後去了義大利佛羅倫斯學習藝術。
  • 生活理念
    • 喜歡慢節奏、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 經常在IG上分享詩歌和小品畫作。

🎨 小故事

柯克曾分享,奧莉維亞第一次畫給爸爸的畫作是一隻大大的太陽花,上面寫著「爸爸是我的陽光」,柯克說那是他收過最珍貴的禮物。


🎣 6.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 出生年份:2003
  • 親生孩子
  • 性格特點:自由奔放,極富探險精神。
  • 興趣與工作
    • 喜歡釣魚、狩獵,也是一名很棒的飛蠅釣向導。
    • 同時對攝影有極大熱情,專注於自然生態攝影。
  • 生活目標
    • 計畫將來成立一個以自然保護為主題的攝影基金會。

🎣 小故事

柯克提到,詹姆斯五歲那年就能單獨釣起一條超大的鱒魚,全家人都又驚又喜,從此他就迷上了野外探險。


🏡 小結|CamFam的溫暖世界

  • 教育理念:柯克和切爾西始終堅持以信仰為中心,強調家庭價值、責任感與獨立思考。
  • 兄弟姊妹關係:六個孩子感情非常好,彼此支持,常常一起旅行、參與公益活動。
  • 家庭氣氛:即使孩子們成年各奔東西,「CamFam」依然維持每年固定聚會,分享彼此的人生進展。

🌿 卡梅隆家六個孩子與信仰的小故事

1. 傑克·卡梅隆(Jack Cameron)

🎥 「用影片傳福音」的小男孩

小時候,傑克常跟著爸爸到教會活動拍攝短片。有一次教會舉辦兒童主日學,他拍了一部小短片,內容是「耶穌是我們的光」。
片子雖然很粗糙,但當全場小朋友和家長在螢幕上看到時,很多人感動得流淚。
從那以後,傑克就立志用影像來講述信仰中的「愛與真理」。🌟


2. 伊莎貝拉·卡梅隆(Isabella “Bella” Cameron)

🎶 「在機場傳遞微笑和祝福」的小天使

貝拉成為空服員後,她常在航班上默默為乘客禱告。
有一次,一位乘客因為恐懼飛行而焦慮不安,貝拉主動陪伴對方,並小聲說:「耶穌與你同在,不要害怕。」
這位乘客下飛機後感動得哭了,還特地寫信感謝她「用信仰帶來平安」。🕊️


3. 安娜·卡梅隆·鮑爾(Ahna Cameron Bower)

🏥 「在貧困國家當耶穌的手和腳」的小護士

安娜曾隨著宣教團隊到柬埔寨幫助當地孤兒。
一次,她照顧一個重病的小男孩,小男孩害怕得一直哭。
安娜就抱著他,一邊輕聲唱著《耶穌愛我這我知道》(”Jesus Loves Me, This I Know”)。
那個孩子後來奇蹟般好轉,醫生都說是「愛與奇蹟」的結果。🌼


4. 盧克·卡梅隆(Luke Cameron)

🏄 「在海灘上講述救主」的小傳道人

盧克熱愛戶外活動。有一年夏天,他在衝浪比賽中認識了一群年輕朋友。
當大家在海灘圍著營火時,他分享了自己信主的故事,談到「真正的自由不是無拘無束,而是被耶穌拯救」。
那晚有三位少年在營火邊一起禱告,決志信主。🔥


5. 奧莉維亞·卡梅隆(Olivia Cameron)

🎨 「用畫筆見證神的美」的文藝少女

奧莉維亞曾在義大利學畫畫。
有一次,她參加一場藝術比賽,作品題目自選,她畫了一幅充滿光與希望的畫,取名為《恩典之光》(Grace Light)。
評審問她靈感來源時,她毫不猶豫地回答:「這是神給我的光。」
她後來把獎金全部捐給了國際基督教兒童救援組織。🌸


6.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 「在大自然中敬拜創造主」的少年探險家

詹姆斯喜歡釣魚、野營。他說每次在寧靜的大自然中,看到壯麗山河,就想起詩篇19篇:「諸天述說神的榮耀。」
他曾經在蒙大拿州帶著朋友們夜間露營,領著大家一起讀聖經、禱告,感謝神創造了這麼美的世界。🏔️


🏡 小結:CamFam的信仰密碼

  • 柯克·卡梅隆夫婦從小就教導孩子們:信仰不是形式,而是活在每一天的愛與行動裡。
  • 六個孩子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把信仰自然地活出來——有的透過藝術,有的透過服務,有的透過陪伴。
  • 在卡梅隆家,「信仰」不是壓力,而是自由、愛、喜樂與使命感的來源。

🕯️ 卡梅隆家的信仰訓練活動

  • 家庭禱告時間
    每天晚餐後,柯克會帶著全家人輪流禱告,分享感恩事項和代禱事項。
    小時候他們會玩「感恩傳球」——傳遞一個小球,每接到球的人要說一件今天感恩的事。
  • 家庭查經日
    每週固定一晚,全家聚在一起查一段聖經。
    孩子們可以輪流選擇主題,比如盧克選過「自由」、奧莉維亞選過「創造」。
  • 感恩日記
    從孩子們小學起,柯克和切爾西就鼓勵他們每天寫下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長大後,孩子們自己繼續保持這個習慣,有人改成攝影日記,有人用簡短的禱告寫下來。
  • 信仰挑戰卡
    每個月,柯克會給每個孩子一個「信仰挑戰」,比如:「這個月對三個陌生人表達友善」、「每天為一位家人禱告」。

🎄🎉 他們一起過聖誕節、復活節的小故事

聖誕節(Christmas)

  • 傳統活動
    • 平安夜,全家人會一起重演「耶穌誕生」的小劇場,角色由孩子們扮演,最小的詹姆斯通常扮演小耶穌或小牧羊人🐑。
    • 每人寫一封「給耶穌的信」,感謝這一年中經歷的恩典。
  • 溫馨故事
    • 有一年,奧莉維亞寫信說:「我最大的禮物不是禮物,而是這個家。」
      柯克看到後當場眼眶紅了,全家人抱成一團。

復活節(Easter)

  • 傳統活動
    • 早上一起去參加日出禮拜(Sunrise Service)。
    • 自製復活蛋,裡面不放糖果,而是放上寫著聖經經文的小紙條。
  • 溫馨故事
    • 詹姆斯曾經在復活節主日,自願在教會分享見證,他說:「因為耶穌復活,我知道我的生命不是偶然,我的未來有盼望。」

🏡 CamFam家庭的信仰小總結

  • 信仰不是壓力,而是每一天自然流淌的生命方式。
  • 行動重於言語,孩子們從小在日常小事中學會實踐愛與真理。
  • 個性各異,但共同的信仰使這個家庭始終緊密連結。

🌿 六個孩子成長時期的信仰掙扎與突破

1. 傑克(Jack)

📹 掙扎:信仰是自己的,還是父母的?
高中時,傑克曾質疑:「我是真的相信耶穌?還是因為我爸媽告訴我要信?」
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自己讀《馬太福音》和《約翰福音》,在一個教會營會上,主動決志:「我要為自己,選擇跟隨基督。」

💬 柯克對他的回應:「真正的信仰,是你自己願意握住耶穌的手,而不是因為爸爸媽媽推你。」


2. 伊莎貝拉(Bella)

✈️ 掙扎:為什麼神允許痛苦存在?
在一次飛行中,遇到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讓她心碎,她開始問神:「如果你是愛,為什麼世界還有這麼多痛苦?」
切爾西陪她一起讀《詩篇》,一起哭、一起禱告,最後貝拉說:「我不明白所有的答案,但我知道神與我同在。」


3. 安娜(Ahna)

🏥 掙扎:在服務中感到疲憊和灰心
在柬埔寨的志工醫療隊,有一個小女孩病重去世,安娜深受打擊,覺得自己的幫助「太微小」。
柯克告訴她:「耶穌也為拉撒路哭過,祂珍惜每一個生命。妳的愛,不是白費。」


4. 盧克(Luke)

🏄 掙扎:自由和信仰的衝突感
熱愛冒險的盧克曾一度覺得「信仰」是不是會限制自由。
一次衝浪時,他被海浪捲入險境,奇蹟生還後,他醒悟:「真正的自由,是在神的保護裡,不是無邊無際的漂流。」


5. 奧莉維亞(Olivia)

🎨 掙扎:信仰與現代文化的碰撞
在義大利藝術學校,有些教授嘲笑她的信仰是「幼稚的童話」。
奧莉維亞選擇用作品回答:她畫出一幅名為《堅定信仰》(Steadfast Faith)的畫,榮獲展覽大獎。

💬 她寫道:「真正的藝術來自真理,而神是真理。」


6. 詹姆斯(James)

🎣 掙扎:孤單中的信仰考驗
年紀最小的詹姆斯,在偏遠地區當釣魚嚮導時,有時感到孤單與懷疑。
他開始養成每天對神「說話」的習慣——無論是大聲禱告還是安靜地分享心情。

💬 他說:「哪怕是野外只有我和狗,神也聽得到我的聲音。」


👨‍👩‍👧‍👦 柯克與切爾西的陪伴方式

  • 不強迫回答
    每當孩子問到艱難的信仰問題,柯克和切爾西從不急著「給標準答案」,而是說:「這是你跟神之間的旅程,我陪你一起找答案。」
  • 真實示範
    他們從不假裝「自己總是信心滿滿」,反而在挫折中跟孩子們一起禱告、流淚,示範「破碎中的依靠」。
  • 共讀經文
    柯克會和孩子們一起挑選「信仰低谷」時最需要的經文,比如詩篇23篇(主是我的牧者)、羅馬書8章(萬事互相效力)。
  • 創造屬於家的節奏
    在卡梅隆家,「問問題」、「表達懷疑」被看作是健康信仰成長的一部分。🌱

🎵 CamFam最常唱的詩歌清單

這些是他們家庭查經或節日時最愛一起唱的詩歌:

詩歌名備註
《10,000 Reasons》(《一萬個理由》)幾乎每次家庭禱告結束必唱,代表感恩。
《Amazing Grace》(《奇異恩典》)復活節與感恩節固定唱。
《How Great Thou Art》(《祢真偉大》)常在戶外活動時一起唱。
《Great Are You Lord》家裡年輕一代特別喜歡,盧克常彈吉他自彈自唱。
《Way Maker》疫情期間,他們全家一起錄了合唱影片。
《Oceans (Where Feet May Fail)》奧莉維亞在義大利學畫時最愛唱的詩歌。
《Blessed Assurance》(《有福的確據》)小時候最早學會的,成為家的象徵歌曲。

小小天路客

《小小天路客》,送给孩子们的睡前故事。 本有声书以寓言的形式,模仿世界著名的《天路历程》一书,描述一位少年人——蒙恩听说有座天国之城开始,到他最终到达天国之城并见到国王的过程。他在这趟天路旅程中遇到各样险境、挑战、诱惑、试炼,既曲折惊险,又生动有趣,让小听众们得以听见蒙恩在旅程中内心真实的感受和变化,以及听见在各样的环境中,那位蒙恩所追寻的“国王”对他奇妙的带领。

五十五年前,海伦 L.泰勒为了少年儿童能够阅读约翰班扬所著的《天路历程》,就把里面的词汇和概念一一简化,最终成为我们手中的小册子,它既是一个简单的冒险故事,也是一项深刻的基督徒人生旅程寓言,非常适合6-12岁的孩子阅读。该书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和新鲜的插图为今天的孩子呈现天路历程。

Children’s Bible Stories

About Children’s Bible Stories

The Bible is the most widely read book in the western world.

Now people of all ages can embrace and understand the key stories and teachings with this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edition aimed at children aged 9+. More than 130 stories are retold with chapter references, providing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Bible studies. Each one is supported with extra information, such as definitions of terms, life in Biblical times for context, artifacts, maps, and quotations. Short passages at the end of each story explain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Bible text, enhancing a child’s learning.

With charming illustrations, clear layout, and engaging style, this appealing ebook is a lovely keepsake for a key event in a child’s religious life–one that they will want to read and treasure.

my very first Bible Stories

About My Very First Bible Stories

Introduce your child to your favorite Bible stories with this delightful Christian baby book.

Enjoy 15 bite-sized Bible stories, from Noah’s Ark to the birth of Jesus, in this colorful collection for parents to share with children.

Introduce little ones to Christianity and learn about the classic tales from the Bible in an easy-to-follow narrative that is ideal for 0-5 year olds. Sturdy pages and a padded cover are designed for small hands to touch and turn the pages.

This collection of first Bible stories for children offers: 

– 15 of the most popular stories from the New and Old Testaments.
– Bright illustration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prominent bible figures, making this the perfect baptism gift.
– Strong and sturdy pages in a board book format, perfect for small hands to hold.

Whether they are read aloud at preschool or as a goodnight story, My Very First Bible Stories is made for sharing with loved ones and makes for a wonderful bedtime read. With charming illustrations on every page, this collection of Bible stories is a gift that children can treasure 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