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路易雷的大橋 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2004)

導演: Mary McGuckian
編劇: 瑪麗麥吉塔基安 / Thornton Wilder
主演: 凱西貝茲 / 哈威凱特爾 / 羅伯特德尼羅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西班牙 / 英國 / 法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4-12-22
片長: 120 分鐘
又名: 聖路伊斯大橋
IMDb: tt0356443

西班牙影片,美國影星羅伯特狄尼洛主演。關於苦難、罪惡與預定論的一部電影,在 18 世紀的秘魯,一座橋的意外坍塌導致 5 人喪生。一位神父對死者生平進行詳盡調查,陷入一種試探,一心想證明他們的意外是出於隱而不顯的罪孽。

第一部分:也許是一場意外

第一章的前幾頁解釋了這本書的基本前提:故事以 1714 年 7 月 20 日星期五中午發生在秘魯利馬和庫斯科之間的路上的一個虛構事件為中心。一座由印加人編織的索橋在那個特定時刻倒塌了,當時有五個人正在穿越它,他們從高處墜落到下面的河流中身亡。方濟會修士朱尼珀修士目睹了倒塌的過程,他當時正在親自過橋。作為一個虔誠的人,他試圖提供某種可能向世界證明上帝神聖旨意的經驗證據,他開始採訪所有他能找到的認識這五名受害者的人。在六年的時間裡,他將收集到的所有證據編成了一本大書,以表明一個人的開始和結束都是上帝對該人計劃的一部分。第一部分預言了小說結尾處發生的這本書被燒毀的情況,但它也說,杜松兄弟的書的一本倖存下來,放在聖馬科斯大學圖書館,現在被忽視了。
第二部:蒙特馬約爾侯爵夫人;佩皮塔

第二部分則聚焦在倒塌事件的受害者之一:蒙特馬約爾侯爵夫人多納瑪麗亞 (Doña María)。侯爵夫人是一位富有的布商的女兒,她是一個醜陋的孩子,最終進入了包辦婚姻,並生下了她深愛的女兒克拉拉。然而,克拉拉對她的母親漠不關心,她與一名西班牙男子訂婚,並漂洋過海來到西班牙結婚。多納瑪麗亞 (Doña María) 到西班牙探望她的女兒,但當他們相處不來時,她回到了利馬。他們能夠輕鬆交流的唯一方式是透過信件,多娜·瑪麗亞將她的心血傾注在她的寫作中,她的信件變得如此優美,以至於她的信件在她去世後的幾個世紀裡仍將在學校裡閱讀。

多娜·瑪麗亞 (Doña María) 的同伴佩皮塔 (Pepita) 是在聖瑪麗亞·羅莎·德拉·羅薩斯 (Santa María Rosa de las Rosas) 修道院長大的女孩。當得知女兒在西班牙懷孕後,多娜·瑪麗亞決定前往聖瑪麗亞·德·克盧桑布誇聖地朝聖,祈求孩子健康並受到愛戴。佩皮塔(Pepita)陪伴並監督員工。當多納·瑪麗亞去神社時,佩皮塔留在旅館裡,給她的贊助人瑪麗亞·德爾·皮拉爾女修道院院長寫了一封信,抱怨她的痛苦和孤獨。當瑪麗亞夫人回來讀時,她看到了桌上的信。後來,她向佩皮塔詢問這封信的事,佩皮塔說她把它撕了,因為這封信不夠勇敢。多娜瑪麗亞 (Doña María) 對自己的生活和對女兒的愛缺乏勇氣有了新的認識。她給女兒寫了勇敢的愛的“第一封信”(實際上是信LVI),但兩天后,她回到利馬,當她和佩皮塔在聖路易斯雷伊橋上時,橋倒塌了。

第三部分:埃斯特萬

埃斯特班和曼努埃爾是雙胞胎,嬰兒時期被留在聖瑪麗亞羅莎德拉羅薩斯修道院。隨著他們的成長,修道院的女院長瑪麗亞·德爾·皮拉爾夫人對他們產生了喜愛之情。當他們長大後,他們決定當文士。他們的關係如此親密,以至於他們發展出了一種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理解的秘密語言。當曼努埃爾愛上著名女演員卡米拉佩里科爾時,他們的親密關係變得緊張。

佩里科爾與曼努埃爾調情,並要求他在留他給她的情人總督寫信時保守秘密。埃斯特班並不知道他們的關係,直到有一天晚上她匆匆出現在雙胞胎的房間,並請曼努埃爾寫信給一位與她有染的鬥牛士。埃斯特班鼓勵他的兄弟追隨她,但曼努埃爾發誓他再也見不到她了。後來,曼努埃爾被一塊金屬割傷了膝蓋,導致膝蓋感染。外科醫生指示埃斯特萬對傷口進行冷敷:冷敷非常痛苦,曼努埃爾咒罵埃斯特萬,儘管他後來不記得自己的咒罵了。埃斯特班提出派人去找佩里科爾,但曼努埃爾拒絕了。不久之後,曼努埃爾去世了。

當女院長來準備屍體時,她問埃斯特萬他的名字,他說他是曼努埃爾。關於他隨後的奇怪行為的流傳遍了全城。他去了劇院,但在佩里科爾和他說話之前就逃跑了。女院長也試圖與他交談,但他逃跑了,所以她派人去找阿爾瓦拉多船長。

著名的水手和探險家阿爾瓦拉多船長前往庫斯科拜訪埃斯特萬,並僱用他與自己一起航行,遠離秘魯,環遊世界。艾斯特班同意了,然後拒絕了,然後默許了,如果他能提前拿到所有工資,在離開之前給女院長買一件禮物。那天晚上,埃斯特班試圖自殺,但被阿爾瓦拉多上尉救了。船長提議帶他回利馬買禮物,在聖路易斯雷橋橫跨的峽谷處,船長走到一艘正在渡過水面運送一些材料的船上。埃斯特班走到橋上,橋倒塌時他就在橋上。
第四部:皮奧叔叔;唐·海梅

皮奧叔叔擔任卡米拉·佩里科爾的貼身男僕,此外,「她的歌唱大師、她的理髮師、她的按摩師、她的讀者、她的跑腿者、她的銀行家;謠言還說:她的父親。他出生於馬德里貴族的私生子,後來週遊世界,從事各種可疑但合法的生意,其中大部分與作為權勢人物的中間人或代理人有關,包括(短暫地)對審問。他的生活“變得太複雜”,他逃到了秘魯。他逐漸意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三個利益:獨立;美女不斷出現;以及西班牙文學的傑作,尤其是戲劇的傑作。

他找到了秘魯總督的機密特工的工作。有一天,他發現了一位 12 歲的咖啡館歌手米凱拉·維勒加斯 (Micaela Villegas),並將她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多年來,當他們在整個拉丁美洲的一家酒館到另一家酒館旅行時,她成長為一位美麗而有才華的年輕女子。皮奧叔叔指導她上流社會的禮儀,並透過對她的表現表示永遠的失望來激勵她走向偉大。她成長為卡米拉·佩里科爾,利馬最受尊敬的女演員。

經過多年的成功,佩里科爾對舞台感到厭倦。年邁的總督唐·安德烈斯 (Don Andrés) 視她為情婦。她和皮奧叔叔、秘魯大主教,以及最後的阿爾瓦拉多上尉經常在午夜時分在總督官邸見面共進晚餐。自始至終,皮奧叔叔仍然忠心耿耿地愛著她,但隨著卡米拉年齡的增長,並為總督生下了三個孩子,她專注於成為一名女士,而不是一名演員。她避開皮奧叔叔,當他與她交談時,她告訴他不要使用她的藝名。

當天花疫情席捲利馬時,卡米拉因此毀容。她帶著患有抽搐的小兒子唐海梅 (Don Jaime) 來到鄉下。一天晚上,皮奧叔叔看到她絕望地試圖用粉遮住她滿是麻子的臉。她感到羞恥,拒絕再見他。他懇求她允許他帶她的兒子去利馬,並像他教導她的那樣教導這個男孩。她對人生的轉折感到絕望,勉強同意了。第二天早上,皮奧叔叔和海梅離開了,他們是聖路易斯雷大橋倒塌時的第四和第五個人。

第五部分:也許是一個意圖

杜松兄弟花了六年時間寫關於橋樑倒塌的書,與他能找到的所有認識受害者的人交談,嘗試各種數學公式來衡量精神特徵,除了傳統的虔誠概括之外沒有任何結果。他完全相信上帝的良善和正義,編寫了這本厚厚的訪談書,但一個委員會宣布他的作品是異端,這本書和杜松兄弟因異端邪說而被公開燒毀。

然後故事回到為橋樑倒塌遇難者舉行葬禮的那天。大主教、總督和阿爾瓦拉多上尉出席了儀式。在聖瑪麗亞羅莎德拉羅薩斯修道院,女院長覺得失去了佩皮塔和雙胞胎兄弟,她幫助窮人和體弱者的工作也將隨之消亡。事故發生一年後,卡米拉·佩里科爾找到女修道院院長,詢問失去兒子和皮奧叔叔的她該如何繼續生活。卡蜜拉從女修道院院長那裡獲得了安慰和洞察力,後來透露,她成為了修道院的助手。後來,多娜·克拉拉從西班牙抵達,也找到女修道院院長,與她談論她的母親蒙特馬約爾侯爵。她對女修道院院長照顧聾啞人、精神病人和垂死者的工作深受感動。小說以修道院院長的觀察結束:“有一片生者之地,也有一片死者之地,而這座橋就是愛,唯一的生存,唯一的意義。”

靈與欲 Elmer Gantry (1960)

导演: 理查德·布鲁克斯
编剧: 理查德·布鲁克斯 / 辛克莱·刘易斯
主演: 伯特·兰卡斯特 / 简·西蒙斯 / 阿瑟·肯尼迪 / 迪恩·贾格尔 / 雪莉·琼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60-07-07
片长: 146 分钟
又名: 孽海痴魂
IMDb: tt0053793

根據美國文豪辛克萊爾路易斯的名著改編。對「吃教者」的腐敗與人性的罪有刺骨的表現。

是一部 1960 年的美國劇情片,講述了一名騙子和一名女傳教士向美國小鎮推銷宗教的故事。該片由導演理查德·布魯克斯改編,改編自辛克萊·劉易斯1927 年的同名小說,由伯特·蘭卡斯特、簡·西蒙斯、阿瑟·肯尼迪、雪莉·瓊斯和帕蒂·佩吉主演。

本片的情節與不到100頁的小說《埃爾默·甘特里》有重疊,刪除了許多角色,並從根本上改變了西蒙斯飾演的女傳道者莎朗·法爾科納修女的性格和行為。莎朗法爾科納(Sharon Falconer) 的角色大致基於加拿大出生的美國廣播佈道家艾梅·森普爾·麥克弗森(Aimee Semple McPherson) 的職業生涯元素,艾梅·森普爾·麥克弗森(Aimee Semple McPherson) 於1927 年創立了名為國際四方福音教會(International Church of the Foursquare Gospel) 的五旬節基督教派。和露露貝恩斯的關係中,從根本上改變了兩個角色的命運。

甘特里(Elmer Gantry) 是一位酗酒、語速很快的旅行推銷員,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他在推銷中融入聖經段落和熱情,以此作為放鬆和斂財的一種方式。他被莎朗法爾科納修女的路演所吸引,並立即被這位復興主義者的聖潔光環所吸引。當劇團離開小鎮前往堪薩斯州時,甘特里甜言蜜語地說服她天真的助手瑞秋修女透露有關福爾科納過去的信息,他利用這些信息來贏得她的好感。他加入了劇團,宣講「商業中的基督」以及他如何成為得救的推銷員。

甘特里和法爾科納制定了「好警察/壞警察」的套路,甘特里告訴觀眾,他們將因自己的罪孽而在地獄中被燒死,而法爾科納承諾,如果他們悔改,就會得到救贖。由於甘特里的火焰和硫磺佈道,該團體引起了溫尼馬克(Winnemac)Zenith 教會理事會的注意。儘管法爾科納的經理比爾摩根認為她還沒有準備好在較小的地方之外講道,但甘特里還是說服她去 Zenith。他們會見了教會領袖,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對像甘特里那樣將宗教變成奇觀持謹慎態度,但他說服他們,教會必須賺錢才能保持開放,並且只有首先贏得未來的成員歸向基督,才能增加會員數參加 Gantry 豐富多彩的復興會議。

與法爾科納同行的是大城市記者吉姆·萊弗茨,他在對宗教推銷行為的厭惡和對甘特里魅力和狡猾的欽佩之間左右為難。當甘特里的講道將福爾科納的團體帶到更大的場所時,萊弗茨寫了一系列文章,將這次復興稱為騙局,並透露福爾科納和甘特里都沒有任何憑證。法爾科納最終向甘特里承認,她的真名是凱蒂瓊斯,而且她的出身比她公開承認的要卑微。法爾科納也成為了甘特里的情人,並為他失去了童貞。

Falconer-Gantry 團隊的成功引起了露露·貝恩斯(Lulu Bains) 的注意,當她年輕時與甘特里(Gantry) 的戀情毀了她在牧師父親眼中的地位,甘特里(Gantry)拋棄了她後,她成為了一名妓女。甘特里以道德家的身份無意中闖入了露露工作的妓院,但當他看到露露時卻將妓女趕出了城鎮。當露露打電話給他後,他私下見到了露露,露露想要報復甘特里在堪薩斯州追趕她的行為。然而,當她面對甘特里時,她對他的愛又回來了,他們擁抱在一起。露露安插的一名隱藏攝影師記錄了他們的擁抱,但甘特里對法爾科納的熱愛阻止了他與露露的關係。露露出於嫉妒甘特里對法爾科納的愛而陷害他。露露勒索他,法爾科納被要求拿出 25,000 美元來換取有罪照片的底片。法爾科納帶來了錢,但露露拒絕接受,這些照片隨後登上了鎮上報紙的頭版。

露露起初向萊弗茨提供了甘特里所謂的性行為不檢點的獨家故事,但他拒絕了,對這些照片不屑一顧,認為這些照片只是甘特里和其他人一樣是人類的證據。另一份報紙刊登了這些有罪的照片後,一群憤怒的暴徒洗劫了復興帳篷,露露目睹了甘特里的羞辱。當暴民咒罵甘特里並用雞蛋和農產品塗抹他時,露露情緒激動並逃離了現場。她回到妓院,由於甘特利的宣傳噱頭,妓院現在已經破舊不堪。她的皮條客是來收取 25,000 美元的,但當露露告訴他她沒有拿福爾科納的錢時,他毆打了她。龍門來救露露。他處理掉了皮條客並向露露道歉,露露隨後公開承認陷害了甘特里。

甘特里在媒體上得到救贖後,她的新聖堂擠滿了大批追隨者,甘特里回到了法爾科納。福爾科納拒絕了甘特里放棄拯救靈魂事業的請求,堅持她和甘特里是上帝召集在一起做他的工作的。在法爾科納治癒一名耳聾追隨者後,一直悶燒的大火突然爆發。當火焰吞沒她的聖堂時,法爾科納無法或不願意超越自己的宗教熱情,她留在了教堂裡並去世了。第二天,甘特里對法爾科納的死感到悲痛,在追隨者的督促下,她與追隨者一起主持了一場靈修活動。摩根請求甘特里繼續法爾科納的事工,但甘特里回答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像孩子一樣理解,像孩子一樣說話。當我成為一個男人時,我就拋棄了幼稚的東西」(哥林多前書13:11)。甘特里一手提著提包,一手拿著《聖經》,臉上掛著微笑,大步走開。

聖文森特的男孩 The Boys of St. Vincent (1992)

导演: 约翰·N·史密斯
编剧: Des Walsh / 约翰·N·史密斯 / Sam Grana
主演: 亨利·科泽尼 / Johnny Morina / Brian Dooley / Philip Dinn / Brian Dodd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2-12-06(加拿大)
片长: 93分钟
又名: 圣文生男孩 / 文森特大街的男孩
IMDb: tt0106473

加拿大電影,又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拍攝的反映天主教寄養院黑暗的影片。加拿大的「聖文森男童院」內,孩子們遭到身體與靈魂的折磨。

《聖文森男孩》是一部 1992 年加拿大電視迷你劇,由約翰·N·史密斯 (John N. Smith) 為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執導。這是一部由兩部分組成的紀錄片,靈感來自發生在紐芬蘭聖約翰斯卡舍爾山孤兒院的真實事件,這是羅馬天主教會發生的眾多兒童性虐待醜聞之一。

第一部電影《聖文森特男孩》講述了以彼得·拉文兄弟(亨利·科澤尼飾)為首的兄弟對一些孤兒進行性虐待和身體虐待的故事。第二部電影《聖文森特男孩:15 年後》講述了 15 年後對兄弟的審判以及虐待行為的長期影響。

這部迷你劇原定於 1992 年底在加拿大電視台首播,但由於同時審判四名安大略省牧師,他們因類似案件而受審,法院頒布禁令禁止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播出。該禁令後來在聯邦和省法院上訴後被推翻,這部迷你劇於 1993 年底在全國播出。

《聖文森男孩》獲得了廣泛的好評,並被《滾石》、《娛樂周刊》和《今日美國》列入 1994 年十大電影之一。它獲得了班夫電視節大獎、皮博迪獎和國家評論委員會獎。

第一部分
1975年,聖文森孤兒院由年輕的彼得·拉文修士經營。 10 歲的受虐待兒童凱文·裡維 (Kevin Reevey) 試圖透過逃跑來躲避拉文的注意,但他被警察送回了孤兒院。當拉文試圖擁抱和愛撫他時,凱文反抗並抗議,“你不是我的母親!”這導致拉文對男孩產生了暴力反應,凱文被弟弟皮帶的帶扣端狠狠毆打。史蒂文·倫尼是另一個受虐待的男孩,他的哥哥布萊恩試圖保護他。

孤兒院的看門人芬恩注意到凱文的傷勢,擔心地將他送往醫院。拉文解雇了芬恩,但芬恩聘請了一名偵探來調查孤兒院,當地社區開始傳言聖文森特可能有虐待行為。然而,調查因機構掩蓋而受到阻礙。由於孤兒院即將獲得政府撥款進行翻修,該鎮警察局長希望避免政治醜聞的污點。調查最終被司法部負責人和教會官員埋葬,沒有逮捕任何人。拉文和幾個兄弟只是被轉移了。

第二部分
十五年後,拉文離開了神職人員,與妻子和兩個兒子住在蒙特婁。一名警察上門逮捕他,罪名是性侵犯、嚴重猥褻和不當行為,拉文對此表示無罪。聖文森受害者現年 20 多歲,他們被要求在審判中提供證據。布萊恩此後幸福地結婚了,並育有兩個孩子,但他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史蒂文了。兩兄弟在審判中和解。凱文因自己受到的虐待而心神不寧,經常做惡夢。辯護律師透露,史蒂文十六歲時在孤兒院虐待過七歲男孩,這讓史蒂文在情感上受到了打擊。史蒂文隨後服用過量藥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最終促使凱文提供對萊文不利的證據。拉文仍然否認這一點,甚至對他的妻子也是如此。他的命運沒有得到解答,就像他的妻子在第二部電影結尾處提出的問題一樣,他是否曾經猥褻過自己的兩個年幼的兒子。

救恩 Saving Grace (1986)

导演: 罗伯特·M·扬
编剧: Celia Gittelson
主演: 汤姆·康蒂 / 费尔南多·雷伊 / 厄兰·约瑟夫森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6-11-13
片长: 112 分钟
又名: 救赎
IMDb: tt0091895

這部好萊塢電影講述一個虛構的教宗利奧十四世不小心把自己關在梵蒂岡門外,因此開始了一場流浪。

當選一年後,年輕的教宗(孔蒂)渴望再次介入普通民眾的生活,就像他當牧師時那樣。在接見期間,教宗與一位年輕的聾啞女孩交談,她的村莊沒有牧師。教宗意外被梵蒂岡拒之門外,他來到了這個貧困且士氣低落的小村莊,他的身分被長長的鬍鬚所掩蓋。他意識到人們需要重建破舊的渡槽,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恢復社區精神和自給自足。在沒有專業知識的情況下,最初只有一些街頭孤兒的幫助,他開始了建造。這一切都受到一位神秘鄰居的懷疑注視,並遭到以西奧裡諾(奧爾莫斯飾)為首的當地暴徒的反對,他們的不義之財取決於村莊仍然過度依賴外來者。

神父 Priest (1994)

导演: 安东尼娅·博德
编剧: 吉米·麦戈文
主演: 莱纳斯·罗彻 / 汤姆·威尔金森 / 罗伯特·卡莱尔
类型: 剧情 /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94
片长: 105 分钟 / USA: 98 分钟 / Argentina: 98 分钟
IMDb: tt0110889

英國電影,一位年輕牧師陷入同性戀困擾,帶來個人信仰的危機。此片引起極大爭議,也應觸及教會和社會的同性戀議題而受到關注。

《神父》是一部 1994 年的英國劇情片,由安東尼婭·伯德 (Antonia Bird) 執導。吉米·麥戈文的劇本講述了一位羅馬天主教牧師(萊納斯·羅奇飾)與兩個引發信仰危機的困難作鬥爭的故事。這部電影的上映引起了爭議,並受到教會的譴責。

格雷格·皮爾金頓神父剛剛被分配到利物浦市中心的聖瑪麗教區,他驚訝地發現馬修·托馬斯神父與教區管家瑪麗亞·克里根發生了性關係。此外,托馬斯神父是一位左翼激進分子,也是解放神學的直言不諱的支持者,這導致他與主教不斷發生衝突和爭吵,而主教卻很欣賞他的能力。

雖然年輕主角的個人傳統保守主義和宗教信仰因年長牧師公然無視他的獨身誓言而受到冒犯,但他仍在與自己的同性戀衝動作鬥爭,特別是在他在當地的同性戀聚會場所遇到了一個在名叫格雷厄姆的男人之後,兩人開始了一段浪漫的生活。

與此同時,學生麗莎·昂斯沃斯 (Lisa Unsworth) 承認,她受到父親的性虐待,父親證實了她的說法,並且沒有表現出任何內疚感,也沒有任何停止的願望。然而,兩人都在告解室中透露了他們的秘密,因此格雷格神父必須尊重懺悔聖事的神聖性,並且不要透露他被告知的內容。他試圖警告她的母親密切注意她,但天真的女人相信她的女兒在丈夫的照顧下是安全的。

當昂斯沃斯夫人發現她的丈夫猥褻麗莎並意識到牧師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時,她猛烈抨擊了他。更令他痛苦的是,他因與格雷厄姆在停放的汽車中發生性關係而被捕。他承認了這一指控,而他是天主教牧師這一事實成為了一個轟動的新聞。這個故事登上了當地報紙的頭版頭條,由於無法面對教區居民,格雷格神父搬到了一個偏遠的鄉村教區,由一位不滿和無情的牧師領導。馬修神父說服他返回聖瑪麗教堂,兩人主持了一場彌撒,但由於反對格雷格神父出現在祭壇上的人們的大聲抗議而打亂了彌撒。馬修神父要求他們離開教堂。隨後,兩位神父開始分發聖體聖事,但剩下的教友無視於格雷格神父,而是排隊接受馬修神父的聖餐。麗莎終於走近年輕的神父,兩人相擁而泣。

馬禮遜墓地— 馬禮遜教堂&基督教墳場

地址:澳門,白鴿巢前地29號17
東方基金會會址旁邊,前東印度公司駐華商務監督住所。白鴿巢公園旁邊。
網址:www.morrisonchapel.com

16世紀,在經過多次考察和嘗試後,擁有強大船隊的葡萄牙人最終定居澳門,作為面向當時中國的一個據點。

隨著葡萄牙人開放澳門,1552年,福音由耶穌會傳教士傳入澳門。 1807年,新教則是由第一位來華新教傳教士羅伯特·馬禮遜傳入。

筆者日前訪問了這座坐落於澳門基督教墓地的馬禮遜教堂,這為一座白色的羅馬風格的小聖堂,教堂的畫窗上刻有一本聖經的圖案,上面寫著“太初有道” 。這就是澳門最古老的基督教傳道所。

這間教堂雖然以馬禮遜命名作為紀念,但其實它的前身和馬禮遜並沒有直接關係。根據馬禮遜教堂(Morrison Chapel)門前的公告欄介紹,馬禮遜教堂全名為聖公會馬禮遜堂(MacauProtestant Chapel(Anglican Mission)),原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821年建造,是澳門第一座基督教傳道所。

從18時期晚期到1834年,東印度公司在中國經商,其章程規定,英國必須差遣聖公會牧師來負責供應僱員的屬靈需要,並且僱員必須定期參加教會禮拜;所有在教堂舉辦的洗禮,婚禮和葬禮儀式都必須記錄下來,定期發送給倫敦總部。

1834年,東印度公司失去了在華貿易的壟斷權,隨之也失去了馬禮遜教會的管理權,轉而由英國政府管理。 1870年,管理權則轉移到受託管理委員會,受託管理委員會至少要有三名領事或兩名居住在澳門、來自兩個擁有新教的國家的高級代表組成。通常,委員會的成員來自英國,美國,荷蘭和德國等。 1921年,杜培義主教(Bishop Duppuy)推動教堂重建,但教堂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重建後的教堂必須隱藏在高牆之後,而且不能有教堂敲鐘。隔年,教堂重建工作完成,祝聖為“上帝的聖殿”,就是現今的馬禮遜堂。

二戰時,來自香港聖公會女助祭李添媛(Florence Li)負責教堂,教堂當時成了澳門難民的避難所。因抗日期間澳門牧養的需要,李添媛在1944年1月15日被按立為普世聖公會第一位女牧師。

二戰後,教堂以馬禮遜命名。

目前,馬禮遜堂由香港聖公會澳門傳道區轄管,並依照聖公會禮儀進行禮拜。會眾來自不同的宗派,多達11種民族。

如今走在這座具有歷史感的白色的小聖堂,可以看到它的兩旁嵌入牆體的紀念碑是用來紀念久居澳門的美國人詹姆斯·安迪葛(James B. Endicott,1814-1870)及一位牧師的兒子亨利·馬基臣(Henry Davies Margesson,1823-1869),左右兩邊的牆上掛著七幅畫,記錄著這個教堂的歷史,同時也紀念著馬禮遜在華的宣教工作。

第一位來華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及其家人則埋葬在禮拜堂後面的基督教墳場(又稱馬禮遜墓地)。 1821年,馬禮遜的妻子在澳門病逝。當時,馬禮遜受聘於東印度公司從事翻譯工作,請東印度公司出面向遭葡萄牙殖民的澳門政府申請將現址改為墳場,由此,成為了澳門第一座基督教新教墳場。 1857年,市政廳禁止市區埋入任何死者,墳場因此關閉,完整保存至今。

馬禮遜同妻子瑪麗和大兒子約翰埋葬於此。馬禮遜墓碑的旁邊有一塊小小的碑石,埋葬其夭折的小兒子詹姆斯。墓碑旁立有《馬禮遜博士去世百年紀念碑誌》,由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全體會友敬立,時間為1934年8月1日。馬禮遜全家的墓碑對面則是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岳父台約爾牧師(Samuel Dyer)的長眠之處。

墓園共有189座墓地,埋葬多為來華的英國商人,殖民主義者和在戰爭中身亡的將領和傳教士。其中包括著名的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George Chinnery)。

From: https://chinachristiantimes.com/news/28409/%E7%89%B9%E5%86%99%E4%B8%A8%E6%BE%B3%E9%97%A8%E6%9C%80%E5%8F%A4%E8%80%81%E7%9A%84%E5%9F%BA%E7%9D%A3%E6%95%99%E4%BC%A0%E9%81%93%E6%89%80%EF%BC%9A%E9%A9%AC%E7%A4%BC%E9%80%8A%E6%95%99%E5%A0%82

戴德生墓址— 鎮江宣德堂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华山南路777号,宣德堂 (华府天地对面)

為了將福音傳入中國內地,瑪莉亞和戴德生先後葬身中國,成為落在土裡的麥子。或許有人會好奇:「經過一百多年的時光,特別是在各樣的戰亂和動盪之後,他們的墳墓還安在嗎?」對戴家後代而言,這更是不言可喻的關切。雖然知道戴德生和瑪莉亞並不困居區區四方墳地,但仍盼望能見到先人佇足之處,畢竟那具有特殊的意義。

1983年,戴德生的曾孫戴紹曾牧師、玄孫戴繼宗牧師連同家人共十一人,前往江蘇鎮江進行尋跡之旅,但當地已是滄海桑田、人事全非,墓地、墓碑根本毫無蹤跡可循。雖然此行鎩羽而歸,但鎮江福音堂的胡士輝牧師卻將此事放在心中,四處留意、打聽戴家墳墓的下落。1986年,他們終於在鎮江博物館的一個儲物間裡發現了戴德生的墓碑!早年館方還無法辨認墓碑上的外文,只見那石碑高級,料定主人是個頗有來頭的洋人,便先蒐藏起來,剛好躲過了文革時期的破壞。
能夠尋得戴德生的墓碑已是神蹟,沒想到後頭還有更多奇事。

2012年,在揚州的古玩市場,一塊墓碑吸引了黃姓台商的注意。玩古董的人其實不太碰墓碑,而這塊墓碑只剩半截,但他感覺這並非尋常之物,雖不知這墓碑的主人是誰,心中卻有莫名的感動要收購此物。為了避免古玩商藉機抬價,老經驗的黃先生使出了聲東擊西的策略,假裝中意另一件古物,再說服老闆順便將那墓碑一併賣出。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後,還沒信主的黃先生赫然發現,這是與華人教會淵源深厚,戴德生之妻瑪莉亞的墓碑。之後,透過在台灣教會參加日語課的妻子,他輾轉與戴繼宗牧師取得聯繫,並樂意無償將墓碑完璧歸趙贈與戴家。

2013年,一位開發商買下鎮江原屬西僑公墓之地,準備大興土木建成高級住宅。因為墓主們都是外國人,其後代多半早已不在中國,整個墓地幾乎是一片荒場。或許這是尋找戴德生墓地的最後機會,熱心的鎮江福音堂尹素華牧師決心做最後的嘗試,請博物館的考古團隊,協助探測戴德生與瑪莉亞的棺木存在與否。但是,這塊墓園已面目全非,而如前所述,墓上的石碑也早已不在其位,如何能夠找出埋在地下的戴德生和瑪莉亞呢?

他們細心比對戴德生葬禮時及其他老照片,從圍繞墳墓的矮牆、鋪在地上的幾塊大石板,推測出大致的位置,隨後又在那裡找到了戴存仁牧師為父母親所立的中文墓碑,終於確定那就是戴氏夫婦埋骨之處。

然而,戴氏夫婦的墓葬要何去何從呢?

首要任務是搬遷。開發商主動協助,且分文不收,連同水泥構造、四圍的土牆,整塊墓葬被挖掘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大土方。為覓地安置,在陳思源建築師與尹牧師的牽線與奔走之下,正在興建中的鎮江宣德堂鐘樓似乎是個可行的地點,畢竟戴家與當地信徒均盼望戴德生繼續長眠鎮江。

發現戴家墓的時候,鐘樓設計已在進行,格局大小竟剛好適合安放墓葬,上帝的預備正恰到好處,墓碑與棺木終可合體!在墓址安放之後,四周還留有一些空間,正好做為展示、介紹之用。這個鐘樓將命名為德生樓,一進樓就能看到戴德生、瑪莉亞的墓碑,重現兩人的墓,地下室則是他們的墓葬,以及兩人生平工作的展示說明,二樓則將作為相關宣教歷史的展示空間。

德生樓會變成一座紀念館、觀光景點,甚至某種「聖地」嗎?這就是上帝想說的故事嗎?從發現墓碑、墓葬出土到德生樓,在內地會創立150週年前夕,上帝似乎要再一次藉祂僕人說話。150年前,為了將福音傳給未曾聽過福音的內地萬民,上帝感動戴德生創立中國內地會,單單倚靠祂的供應,單單傳講祂的寶貴十架⋯⋯。

若您有機會造訪這座德生樓,將可以看到戴存仁在墓碑上的題字:「他雖然死了,卻因信仍舊說話。」戴德生今日仍舊對您我說話,繼續高舉十架,繼續見證上帝的供應,繼續激勵我們投入未完的大使命⋯⋯。願那感動戴德生的靈加倍感動我們!

From: omf.org/hk/talikingtomb

關於戴德生簡介可參考:
https://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taylor-james-hudson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8%B4%E5%BE%B7%E7%94%9F#%E9%A6%96%E6%AC%A1%E4%BE%86%E8%8F%AF

香港墳場 Hong Kong Cemetery (Happy Valley)

地址:香港,跑馬地,黃泥涌道,永光苑(旁邊是天主教墳場)

1、郭實臘(郭士立)簡介:
www.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guo-shila
進門在一個小教堂旁邊就能看到。
2、韓山明
進門右手到底上坡後能找到,在楊衛雲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