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墓地— 馬禮遜教堂&基督教墳場

地址:澳門,白鴿巢前地29號17
東方基金會會址旁邊,前東印度公司駐華商務監督住所。白鴿巢公園旁邊。
網址:www.morrisonchapel.com

16世紀,在經過多次考察和嘗試後,擁有強大船隊的葡萄牙人最終定居澳門,作為面向當時中國的一個據點。

隨著葡萄牙人開放澳門,1552年,福音由耶穌會傳教士傳入澳門。 1807年,新教則是由第一位來華新教傳教士羅伯特·馬禮遜傳入。

筆者日前訪問了這座坐落於澳門基督教墓地的馬禮遜教堂,這為一座白色的羅馬風格的小聖堂,教堂的畫窗上刻有一本聖經的圖案,上面寫著“太初有道” 。這就是澳門最古老的基督教傳道所。

這間教堂雖然以馬禮遜命名作為紀念,但其實它的前身和馬禮遜並沒有直接關係。根據馬禮遜教堂(Morrison Chapel)門前的公告欄介紹,馬禮遜教堂全名為聖公會馬禮遜堂(MacauProtestant Chapel(Anglican Mission)),原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821年建造,是澳門第一座基督教傳道所。

從18時期晚期到1834年,東印度公司在中國經商,其章程規定,英國必須差遣聖公會牧師來負責供應僱員的屬靈需要,並且僱員必須定期參加教會禮拜;所有在教堂舉辦的洗禮,婚禮和葬禮儀式都必須記錄下來,定期發送給倫敦總部。

1834年,東印度公司失去了在華貿易的壟斷權,隨之也失去了馬禮遜教會的管理權,轉而由英國政府管理。 1870年,管理權則轉移到受託管理委員會,受託管理委員會至少要有三名領事或兩名居住在澳門、來自兩個擁有新教的國家的高級代表組成。通常,委員會的成員來自英國,美國,荷蘭和德國等。 1921年,杜培義主教(Bishop Duppuy)推動教堂重建,但教堂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重建後的教堂必須隱藏在高牆之後,而且不能有教堂敲鐘。隔年,教堂重建工作完成,祝聖為“上帝的聖殿”,就是現今的馬禮遜堂。

二戰時,來自香港聖公會女助祭李添媛(Florence Li)負責教堂,教堂當時成了澳門難民的避難所。因抗日期間澳門牧養的需要,李添媛在1944年1月15日被按立為普世聖公會第一位女牧師。

二戰後,教堂以馬禮遜命名。

目前,馬禮遜堂由香港聖公會澳門傳道區轄管,並依照聖公會禮儀進行禮拜。會眾來自不同的宗派,多達11種民族。

如今走在這座具有歷史感的白色的小聖堂,可以看到它的兩旁嵌入牆體的紀念碑是用來紀念久居澳門的美國人詹姆斯·安迪葛(James B. Endicott,1814-1870)及一位牧師的兒子亨利·馬基臣(Henry Davies Margesson,1823-1869),左右兩邊的牆上掛著七幅畫,記錄著這個教堂的歷史,同時也紀念著馬禮遜在華的宣教工作。

第一位來華新教傳教士馬禮遜及其家人則埋葬在禮拜堂後面的基督教墳場(又稱馬禮遜墓地)。 1821年,馬禮遜的妻子在澳門病逝。當時,馬禮遜受聘於東印度公司從事翻譯工作,請東印度公司出面向遭葡萄牙殖民的澳門政府申請將現址改為墳場,由此,成為了澳門第一座基督教新教墳場。 1857年,市政廳禁止市區埋入任何死者,墳場因此關閉,完整保存至今。

馬禮遜同妻子瑪麗和大兒子約翰埋葬於此。馬禮遜墓碑的旁邊有一塊小小的碑石,埋葬其夭折的小兒子詹姆斯。墓碑旁立有《馬禮遜博士去世百年紀念碑誌》,由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全體會友敬立,時間為1934年8月1日。馬禮遜全家的墓碑對面則是內地會創始人戴德生岳父台約爾牧師(Samuel Dyer)的長眠之處。

墓園共有189座墓地,埋葬多為來華的英國商人,殖民主義者和在戰爭中身亡的將領和傳教士。其中包括著名的英國畫家喬治·錢納利(George Chinnery)。

From: https://chinachristiantimes.com/news/28409/%E7%89%B9%E5%86%99%E4%B8%A8%E6%BE%B3%E9%97%A8%E6%9C%80%E5%8F%A4%E8%80%81%E7%9A%84%E5%9F%BA%E7%9D%A3%E6%95%99%E4%BC%A0%E9%81%93%E6%89%80%EF%BC%9A%E9%A9%AC%E7%A4%BC%E9%80%8A%E6%95%99%E5%A0%82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