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eidelberg Catechism, 1563
德國的巴勒提拿提(Palatinate)在1546年成為信義宗(Lutheranism)的牧區(parish),不久之後,改革宗主義信仰(Reformed Faith)也在這裡傳開。但是因為對聖餐(Holy Communion, Lord’s Supper)觀點不同,以致發生一連串的爭辯;信義宗認為「基督的身體真的在餅與杯之中」,而改革宗則主張「餅與杯是基督同在的記號與印證(signs and seals)」。為了解決這教義的分歧,當時在位的選侯腓勒德烈三世(Frederick III, 1515-1576)在研究這兩個觀點之後,採納了改革宗的論點。他為了教育青年,不顧信義宗施壓,邀請了幾位海德堡大學的教授(也是改革宗的神學家),完成一個適用於學校、教會及講台信息教導的信仰問答。其中最主要的教授是兩位年輕人──烏爾西努(Zacharias Ursinus, 1534-1583)和奧利維亞努(Caspar Olevianus, 1536-1587),他們兩位對加爾文主義都採取較溫和的態度,而且都曾經為信仰遭放逐、受逼迫。其中,烏爾西努長於精準的辯證,奧利維亞努則善於熱誠的表達,他們二人的特長也就成為這份問答的特色。腓勒德烈三世也積極地參與著作的過程,略帶火藥味的第80問答末句「也是一種該受咒詛的偶像崇拜」,就是出於他的建議;此外,他還為德文版寫了一篇序言。這份問答於1563年1月,在海德堡的議會中接受評檢並被採用,所以就叫做〈海德堡要理問答〉。在出版的同時,拉丁文版也已經完成。
〈海德堡要理問答〉(Heidelberg Catechism)在改革宗的信條中最有權威,也最通行,原因有三︰
它被翻譯成許多語言,因此被許多團體採用。
它雖然在激烈的神學爭辯中產生,但沒有咄咄逼人的辯腔,語氣十分溫和;除了第80問答之外,文辭之間滿有安慰;而且內容著重於實際信仰的需求,不重神學的研討,所以頗受巴勒提拿提以外的改革宗教區所喜愛。
它的架構與眾不同,是依照羅馬書的格式寫成。全文129個問答,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人類的罪惡及苦境」(問3~11,參羅一18~三20);第二部分是有關「基督的救贖和人的相信」(問12~85,參羅三21~十一36),其中也包括對〈使徒信經〉及聖禮(sacraments)的解釋;最後的部分則強調「人應有的回應」(問86~129,參羅十二~十六),其中包括對十誡及主禱文(Lord’s Prayers)的闡釋。改革宗的神學觀在這份問答中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