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 原名:聖謝爾吉與聖巴克斯教堂(Church of Saints Sergius and Bacchus, Ἅγιοι Σέργιος καὶ Βάκχος)
- 地點:伊斯坦布爾蘇丹艾哈邁德地區(靠近馬爾馬拉海)
- 建於:公元 527–536 年(比聖索菲亞大教堂早一年完工)
- 建築者:同樣是查士丁尼一世
- 用途演變:
- 拜占庭時期為教堂
- 1453年後改為清真寺(Küçük Ayasofya Camii)
- 目前仍為清真寺並開放參觀
聖索菲亞大教堂和小聖索菲亞教堂的歷史關係
🔹 1. 建築實驗原型
小聖索菲亞教堂是查士丁尼下令興建的建築實驗與前奏。
在建造宏偉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前,查士丁尼委託同一批建築師測試:
- 穹頂與拱券結構的穩定性
- 中央平面設計與側廊比例
- 圓頂光線與空間感的處理
因此,小聖索菲亞可視為聖索菲亞的縮影原型(architectural prototype)。
🔹 2. 風格延續與創新
| 特徵 | 小聖索菲亞 | 聖索菲亞 |
|---|---|---|
| 建築平面 | 八角形中央平面 | 矩形中堂 + 巨穹頂 |
| 穹頂設計 | 單穹頂(圓拱支撐) | 巨穹頂+半穹頂連接 |
| 規模 | 小巧、內部溫和明亮 | 雄偉壯麗、空間壓倒性 |
| 裝飾風格 | 幾何浮雕、大理石柱 | 馬賽克與金色光影交錯 |
小聖索菲亞是“理性實驗”,聖索菲亞是“信仰奇蹟”。
🔹 3. 宗教象徵
兩者名稱都源於「神聖智慧」——“Hagia Sophia”在希臘語意為「聖智慧」,即上帝的智慧(the Divine Wisdom)。
小聖索菲亞雖原名獻給聖人 Sergius 和 Bacchus,但由於其形式與結構類似大教堂,後世稱其為“小聖索菲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