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奧利佛迪爾
編劇: W·威廉·威諾阿
主演: 小克利夫頓克林斯 / 切奇馬林 / 莫伊塞斯阿里亞斯 / 傑克T奧斯汀 / 詹森潘妮蒂爾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家庭 / 運動
製片國家: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8-08-08
片長: USA: 118 分鐘
又名: 完全比賽(台) / 全勝
IMDb: tt0473102
《The Perfect Game》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棒球電影,透過一群墨西哥貧窮少年的奮戰故事,呈現出上帝如何藉著卑微的人成就不可能的事。
1. 故事大綱
1957 年,墨西哥工業城市蒙特雷,一群出身貧窮家庭的男孩熱愛棒球,卻沒有像樣的球場與器材,更不被任何人看好。他們遇上一位從美國職棒夢碎、帶著失落回鄉的教練 César Faz,以及一位關心他們的天主教神父 Padre Esteban。
在教練嚴格的訓練、神父溫柔的牧養,和孩子們單純的信心中,這支「不可能的球隊」踏上了前往美國參加世界少棒賽的旅程。他們一路面對簽證問題、語言障礙、種族歧視與各樣不公,但每一關卡前,他們都選擇禱告、把結果交在神手中。
最終,在世界少棒賽的決賽中,主投小將 Ángel Macías 投出一場「完全比賽」(無任何打者上壘),帶領蒙特雷隊奪得冠軍,成為史上第一支奪得世界少棒冠軍的非美國球隊,這也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件。
2. 與福音、信仰的關聯
- 神揀選卑微的人
孩子們出身貧窮、被輕看,卻在神的帶領下成為世界冠軍,對應聖經中「神揀選世上愚拙的、軟弱的,為要叫那強壯的羞愧」的真理。這提醒觀眾,生命的價值不在出身與資源,而在神怎麼看我們。 - 信心與禱告的生活化見證
片中多次出現禱告、依靠上帝的場景,不是誇張的神蹟,而是很日常的:比賽前、遇到困難時,孩子們和神父一起禱告,把恐懼與期望交給神。這對慣於依靠自己能力的人,是很好的信心提醒。 - 面對歧視與不公的基督徒態度
孩子們在美國受到種族歧視、被嘲笑、被拒絕服務,卻學習忍耐、尊重對手,不以惡報惡。他們藉著堅持、品格和實力,慢慢贏得別人的尊重,讓人看到福音帶出的溫柔與剛強。 - 家庭與身份的醫治
教練 César 必須面對自己過去的失敗與與父親的關係;孩子們也在旅程中重新認識自己的身份:不是毫無價值的「墨西哥窮小子」,而是被上帝看重、被上帝使用的人。這也為今日在自卑、破碎家庭中的觀眾帶來盼望。
3. 適合的觀影與使用場合(給教會/事工參考)
- 家庭觀影:
片中沒有不宜畫面,節奏溫馨勵志,非常適合父母與孩子一同觀看,一邊談夢想、挫折與信心。 - 青少年團契/學生事工:
可作為主題聚會影片,搭配分享問題,例如:-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出身條件不好」?神怎麼看你?
- 面對別人的歧視或看不起,你會如何回應?
- 你覺得「贏」在神眼中是什麼意思?
- 講道或信息的例證素材:
牧者、同工可以引用這個故事作為例證,連結到信心、身份認同、神揀選卑微者等主題。
Google翻譯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