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 《Christiana (Pilgrim’s Progress Part 2)》 是約翰·班揚《天路歷程》第二部的真人電影版,由 Ken Anderson 導演,1979/1980 年左右推出(不同平台標年份略有差異)。
1. 故事在講什麼?
它接在《天路歷程》第一部(講「基督徒 Christian」的旅程)之後,改編自原著第二部:
- 主角換成 基督徒的妻子——Christiana。
- 起初她曾嘲笑丈夫為什麼要離開「沉淪城 / 毀滅城」(City of Destruction),獨自去尋找天城。
- 後來,她自己也被聖靈光照,真心悔改,決定帶著幾個孩子一起走上天路。
在電影裡,她同行的有:
- 女兒 Credence(信實)、兒子 Avail、Avow;
- 剛開始半信半疑的鄰居 Mercy(憐憫);
- 路上得到勇敢嚮導 Greatheart(大心/大勇士) 的保護與帶領——由年輕的 Liam Neeson 飾演。
他們一路經過:
- 各種屬靈爭戰與試探;
- 「疑惑城堡」(Doubting Castle)、危險路段等象徵信徒懷疑、恐懼、受捆綁的地方;
- 最後學會堅握上帝應許,朝「天上之城」(Celestial City)前行。
本質上,就是一個「媽媽帶著孩子走天路」的屬靈寓言。
2. 風格與特色
- 導演/製作:Ken Anderson Films——早期基督教電影的重要製作公司之一。這部片延續前作《Pilgrim’s Progress (1978)》的風格,是正統、認真拍攝的福音影片。
- 演員:
- Christiana:Jenny Cunningham
- Mercy:Tina Heath
- Greatheart:Liam Neeson(很年輕時期的作品)
- 節奏與畫面:典型 70–80 年代教會影片風格,預算不高,但重心放在對話、聖經引用和情節寓意;一些場景(路途、城堡等)會用戲劇化方式呈現屬靈真理。
Dove Review(基督教影評機構)把它評為適合「約 12 歲以上」觀看的信仰友善影片。
3. 主題重點
- 女性與母親的信心旅程
第一部強調「個人得救」,第二部則讓人看到:一位母親如何在信仰中醒悟,帶領兒女一同走天路,兼顧溫柔與堅定。 - 從嘲笑到悔改,從跟隨到帶領
Christiana 起初是不理解、甚至批評丈夫的,但後來自己也被改變,成為一位照顧家人屬靈需要的信仰榜樣——很適合做「家庭、親子、屬靈傳承」的分享材料。 - 實踐與應許的張力
影片特別強調:在「疑惑城堡」等場景中,角色如何抓住聖經應許,從恐懼轉向信靠,體會「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這樣的經文。
4. 適合誰看?怎麼用?
- 適合對象:
- 已經看過或知道《天路歷程》第一部的弟兄姊妹;
- 小組、Zhu日學、家庭聚會,特別是談「父母如何帶領孩子信主」時;
- 想看 Liam Neeson 早期作品的影迷也可以順帶打卡 😄
- 建議用法:
- 搭配簡短讀經(如腓立比書 1:21、以賽亞 40 章、詩篇等),看完一起分享:
- 你覺得自己像片中的哪個角色?
- 你目前的屬靈旅程比較像在哪一段路上?
- 作為父母/長輩,你怎麼帶孩子一起走信仰道路?
- 搭配簡短讀經(如腓立比書 1:21、以賽亞 40 章、詩篇等),看完一起分享:
一句話總結:
《Christiana (Pilgrim’s Progress Part 2)》是一部延續《天路歷程》的信仰旅程電影,從妻子與母親的角度,講一條全家一起走向天城的天路故事,也是一部早期基督教電影中,兼具屬靈深度與歷史味道的小經典。
Google翻譯中文字幕:

